名編名導名角名匠,浙江打造舞台藝術新勢力——我校4位入選教師表示,要爲浙江舞台全力以赴
4月2日,由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浙江藝術職業學院承辦的浙江省舞台藝術“1111”人才計劃雲端發布會,通過央視新聞移動網、新華社現場雲等九大平台進行了雲直播,超過46萬觀衆、聽衆和網友“連線”雲端發布會。我校那剛、包峥剡、李昌國、孫強4人分別入選導演類、編創類和舞台技術類培養對象,我校校友鮑晨、潘岚、黃于群、蔣新光、裘冰等也名列其中。
啓動視頻
我校入選教師、校友風采
導演類
我校那剛,校友蔣新光
編創類
我校包峥剡、孫強
校友潘岚、黃于群
舞台技術類
我校李昌國,校友裘冰
表演類
校友鮑晨
浙江省舞台藝術“1111”(表演類、編創類、導演類、舞台技術類)人才计划是我省为进一步加强舞台艺术名家培养,打造舞台艺术人才梯队、繁荣舞台艺术精品创作生产的重要计划,经过前期严格遴选,36名培養對象脫穎而出。此次發布會是他們與觀衆的第一次見面,也代表著“1111”人才計劃培育程序正式啓動。“一人一策”是“1111”人才計劃的核心培養理念,省文化和旅遊廳將通過導師制的培育方式,與所在單位及主管部門簽訂“一人一策”的培養協議,訂制個性化的培養方案,加速其成長。同時在業務深造、學術研究、藝術實踐、平台搭建、宣傳推廣等方面予以扶持。省文化和旅遊廳也制訂了嚴格的考核標准,建立了退出機制。
爲推動項目進行,省文旅廳成立“1111”人才計劃工作領導小組,統籌規劃及部署指導相關工作,在浙江藝術職業學院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具體負責日常工作的開展。
刁玉泉 致辭
发布会上,主持人连线了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刁玉泉。刁玉泉表示,近年来,省文化和旅游厅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努力探索舞台艺术人才培養新路,狠抓艺术教育,依托浙江音乐学院、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探索大中小学一体化艺术人才培養的模式,一批未来艺术家茁壮成长,浙江舞台艺术呈现后继有人、充满活力的可喜局面。未来几年,省文旅厅将尽全力为培育对象搭建更高更广的平台,希望艺术家们做到德艺双馨,不辜负时代召唤、不辜负人民期待。
衆多重量級嘉賓發來祝福
昆曲表演艺术家计镇华,京剧演员王佩瑜,指挥家阎宝林,作曲家徐孟东,导演郭宝昌,中央戏剧学院教授罗锦鳞,上海戏剧学院教授范益松,歌唱家雷佳、吕薇,亚洲魔术师联盟副主席罗飞雄,演员郝蕾、聂远、宋佳、佟大为等衆多重量級嘉賓發來祝福。
那剛
我校的入选代表中,那剛是戲劇系教授,同时也是戏剧影视表演专业省级高职高专專業帶頭人。他说,“戲劇是生活的鏡子。一部好的戲劇作品,既不能高台教化,也不能跌落凡塵。要以舉頭三尺的視角,摩肩擦踵的身位,掘地三尺的思考,深入靈魂的叩問,智慧高級的仿真,創造出可信、動人的幻境,從而起到潤物無聲,淨化、鼓舞人心的作用。感謝組織,感恩學院。榮膺入選,我定當全力以赴,爲浙江省的戲劇事業作出自己的全部貢獻!”
包峥剡
包峥剡是舞蹈编导专业省级高职高专專業帶頭人,舞蹈系编导教研室主任、副教授。他表示,入选“1111”人才计划培养对象是对从事教学一线创作人员的鼓励和鞭策,作为一名教师和编导,将在自身不间断创作的同时培养學生的创作能力,共同去实验更多样更具浙江本土文化特征的舞台艺术作品,为“诗画浙江”培养更多的舞蹈艺术从业人员。
李昌國
李昌國是舞台艺术设计与制作专业校级專業帶頭人,美術系副主任、副教授,“能夠入選‘1111’人才計劃培養對象,離不開學院的關心和培養。這是一份榮譽,也是一份責任,今後我將學以致用、勇于實踐、敢于創新,为我省舞台艺术创作、舞台技术人才培養作出应有的贡献。”
孫強
“能入选全省人才队伍,感到非常荣幸,做为一名戏剧编剧,始终对艺术创作充满热情,希望通过这此大好机遇,学习进步,写出更好的作品,展示时代的面貌,为浙江舞台增添一份力。”一级编剧、創作中心主任助理孫強如是说。
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引領時代新風,彰顯時代風貌,新時代呼喚偉大的藝術家。讓我們一起見證浙江舞台新勢力,期待浙江舞台藝術繁花似錦。